如何介绍美金博体育食文化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12
 金博体育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

  金博体育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化最自然最淳朴的记忆。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目,它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元素,对美食的介绍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更多地融入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完美地结合了精英兴趣和大众口味,大大扩展了收看对象,为实现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学者陆晔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方面,还是对公众的国家认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1]事实上,根据网络上以及国内外专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致好评,可以明显看出国人对它的认可。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构建中着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通过认同,人们在相互关系中可以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金博体育,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构建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崔新建认为,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他认为这些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2]

  笔者赞同崔新建文化认同的概念,并且认为国家认同也包括在认同范围之内,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认同中包含着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家认同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肤色等生理特征的不同,而且中国人更强调“龙的传人”这一文化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正如崔新建所说,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胡阿祥在《何谓历史,何谓中国》一文中,分别从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等方面对“中国”概念的由来、历史做了梳理。

  在地理概念上,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的共同称号,成为拥有共同地域的专称”。[3]历史上,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随着中国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改变,非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从这个角度理解,地理中国不是哪一族的中国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国。

  文化中国的概念较为宽泛。先秦时期,文化概念的“中国”是一种美称,是“其人泽聪明睿智,其财则万物所聚,其礼则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区域”。[3]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对周边蛮夷的不断中国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奠定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

  政治概念中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是晚清时期。“政治概念的‘中国’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它是中国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中国含义的升华,它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3]

  基于胡阿祥对中国的定义,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食文化的介绍和阐释,从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最为天然和众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区的人们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食材、食物的介绍都会跨越整个中国。

  中国广袤的疆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最明显标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当地人介绍美食时,通常使用的是当地方言,体现了纪录片的原生态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本地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一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而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会增加各地区人们对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认同,并且进一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围内认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增进各个地区的文化认可和包容,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镜头的跳跃和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不同地区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以物载情的思维习惯:对于食客来说,能吃到纪录片中介绍的食物是尝到了正宗的家乡味、地方味,而对于观众,尤其是远在家乡之外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的家乡味以及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故土、乡亲、念旧的情感在观看纪录片时得到了升华。这种味觉、视觉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为人们增进地理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基础。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还特别介绍了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乌鱼子。该集从乌鱼子的处理、贮藏、烹饪方法上详细介绍了台湾的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将台湾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样一同纳入中国食文化的行列,以对台湾食文化的认同凸显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加深了人们从地理中国的角度认同台湾,更强化了中国人的边界意识。

  (二)文化中国的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视角对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摊、作坊,在镜头的选择上多选择有中国传统意蕴的画面:挂在街边古楼上的腊肠,餐桌上黄色瓷器盘里的仿豹胎,坐在茶馆手拿折扇闲聊的老人们,在长桌宴上为老人祝寿的人们,蒸笼上遮盖的红布……在雾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古楼、瓷器、茶馆、长桌宴、红布,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被运用于镜头中。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纪录片还加入了对美食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例如在介绍馒头时,加入解说词为“只有中国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在介绍米粉时,解说词加入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的介绍;在介绍豆腐时,解说词为“中国的豆腐从诞生到兴盛,一路走过了2000年”等。对悠久历史的介绍,使观众在观赏纪录片时,增加了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认同。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对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制作方法的介绍,都展现了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食物独到的处理方式。在对苗家的糟鱼和腊肉作介绍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纪录片中的文字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使人们在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讲食物的故事,不如说它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立秋时节贵春和邻居们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的画面,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协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景,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以及村宴之前热闹的场面,无一不是友情、亲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现。纪录片通过讲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将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华民族孝敬、仁义的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当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国家。”[4]99因此民族的内聚力或者民族的团结对加强中国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政治中国的认同有着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使得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增加了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整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这种内聚力,是靠延续美学观点、有关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这些观念的生活风格而获得的”。[5]36而对文化的包容与认可无疑会增加民族的内聚力,增进民族团结。

  在《我们的田野》中对侗族、苗族、壮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食文化上的异同,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差异。而在解释差异性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质:自强不息和勤劳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饱腹,最后是艺术,中华饮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坚强旅程中逐步升华,呼应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过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纪录片从刻画人们谋求舌尖上的满足出发,打造了人们在民族精神上的觉醒和认同。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说,“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这既表现在对现存民族国家的挑战,也表现在到处存在的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总是声称反对外来者的认同的建构和重构。”[7]29全球化给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带来了危机和挑战,而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呈现和解说词的详解,不仅呈现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舌尖上的食文化,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带来的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地理中国的认同、历史中国的认同和政治中国的认同的核心。在构建国家认同层面,《舌尖上的中国》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借鉴:

  (一)强化受众观念。《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选题窄、小众化的模式,将内容定位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食文化上,将镜头锁定在最广大的普通人身上,以情感上的共鸣传达纪录片的内容,这是该纪录片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广泛的受众无疑为在更多的人当中实现国家认同提供了基础。因此,赢得受众的青睐是纪录片构建认同的重要一步。

  (二)坚守民族特色。通过呈现共同的思维模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题材、中国视角,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这些共同点既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名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民族特色的呈现和坚守的方式,为纪录片在构建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1]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刘永昶.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声屏世界,2012(10).

  [7]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作,在央视一套《魅力中国》栏目首播的一部大型饮食文化类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在国内观众中引发了收视热潮,同时也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设置了公众议题,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为什么一部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会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从纪录片作为一种特别的影视文本与影视产品的角度出发,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其叙事分析方面,将有助于研究者对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有更深入的认识。

  纪录片的叙事,指纪录片的创作者如何使用影像语言来进行纪录片文本的生产,即如何使用声、画符号系统,进行故事叙述、人物塑造与情感抒发,以体现地理风貌、社会状态、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生存状态。以下内容是笔者在文本分析、研讨会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大型饮食文化类纪录片叙事特征的归结:

  一部大型的系列纪录片是一个庞大的影视文化工程,必须有一个核心的思想统领各集,这样片子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编导的思路才能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同时,有了这样的核心思想,整部纪录片就有了“魂”,片子在思想境界上就提升到一个较高层面,而不再仅仅是技巧、形式层面内容的展示,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记录。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饮食文化的纪录片,但与以往的饮食节目不同,该部纪录片不是具体教观众如何做菜的,而是主要以食材为基点,表现中国人如何从自己的生存环境中获取食材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关系,以及中国人是如何加工处理食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以及传统观念对今天人们的影响,同时也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切入,表现当下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中国社会的现状。正如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这部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1]

  《舌尖上的中国》也借美食来承载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就借朝鲜族女孩金顺姬回家与母亲一起做泡菜以及相关的内容表现出美食与中国人的亲情、邻里之情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的解说是这样的:“金顺姬现在生活在北京,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萦的泡菜的味道。”同时,这一部分也用美食来体现邻里之情,如在制作泡菜时,叙述了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忙。第五集中在介绍广东顺德的村宴时,着重突出的是厨师欧阳广业,同时通过村宴的菜肴把当地人敬老的传统体现了出来。解说词中写道:“这样的宴席,以美味为载体金博体育,把情感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厨房的秘密,美味与团聚缺一不可。”第五集中介绍受邀从日本返回故乡扬州的国际名厨居长龙的出现,更是把该片通过美食传达、承载乡情的一面表达了出来。这正是该片的深意所在,正如解说所说:“除了味觉和嗅觉,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如果我们只是浅表地看这部饮食纪录片,会觉得存在太大的跳跃性。以第一集为例,首先展现的是云南香格里拉的如何从原始森林中捡拾松茸,进而讲到松茸的制作方法、销售情况。这样的叙述是在一定的逻辑下进行的,有一个核心事物——松茸作为关联点。但同样是在这一集,首先讲述的是云南的松茸,然后转到浙江的冬笋、广西柳州的酸笋、云南大理的诺邓盐与诺邓火腿、湖北的莲藕、吉林查干湖上的冬季捕鱼,如果在中国地图上来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地域上存在极大的跳跃,但细细一想,节目的叙述是存在内在关联的,虽然讲述的是不同地方的独特食材以及对于食材的制作方法,但不同地方的中国人在从自然界获取食材时的观念是一致的,那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竭泽而渔,即“猎杀不绝”。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不难发现该片区别于以往美食节目的地方,节目的整体立意就高出一筹,那就是由中国人从自然界中获取食材的方法体现出中国人对待自然、对待生活、对待亲人朋友、对待自己生存环境的观念。

  第三集在叙述完大豆与豆腐的故事之后,靠同期声实现了顺畅的转场:“这些乳白色的浆液令人浮想联翩,在中国北方的辽阔草原上,蒙古族的牧民,也被另一种流淌的美味滋养着。”从而顺畅地从关于豆腐的叙述自然过渡到草原上奶制品的制作以及牧民的生活。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奶豆腐转到几千公里之外的云南大理的乳扇,表面是用的解说词来转场,实际上使用的是叙述对象的相似性来进行转场,由于奶制品制作手法的相似,使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被联系了起来。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从黑龙江绥化市辣白菜的制作到南方香港腊味的制作,再到湖南靖州县苗族人制作腌鱼、徽州人制作臭鳜鱼、浙江金华制作火腿,叙述的视角在做大跨度的跳跃,但这些内容都存在内在的相关性,那就是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制作食物手法的相似性。

  这部饮食纪录片在总体的叙事技巧上体现为面上陈述与美食相关的背景性事件、资料,点上突出与美食相关的人物,如捡拾、加工美食的人。片子在讲述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时,会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讲述代表性人物的故事,来叙述与获取、加工食材相关的内容,如通过讲述单珍卓玛与妈妈捡拾松茸的故事,进而延伸到松茸的制作工艺;查干湖上的冬季捕鱼,则通过石把头这个核心人物来承载;宁波人做年糕则主要是通过顾阿婆、宁宁及其家人制作年糕、团聚表现出来。

  纪录片的题材很广泛,但其表现的核心对象都与人密切相关。朱羽君教授在《现代电视纪实》中说道:“较之于其他节目形态,纪录片更加注重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在纪实中以人为核心向外辐射,具有生活的多义性、象征性、开放性,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人文的空间。”[2]352《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主要是围绕美食展开,并以食材为主要表现对象,但片子在对主要表现对象进行叙述时,也常常做相关性延伸,如从香格里拉用黑陶煮食食物,进而介绍黑陶的制作工艺,并在这个过程中讲述藏族黑陶匠人扎西和他的大儿子(汉语名字为李小龙)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大量运用特写镜头以及独特的拍摄角度,给观众带来一种日常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视觉体验。片中,远景反映出食材生长的环境,而特写则把食物表面的纹理甚至质感向观众进行了展示。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刀切肉夹馍的特写、包子的特写,以及锅里煮着的饺子、刀切米粉、石磨盘、刚出笼的黄馍馍、剥开的粽子等一系列特写镜头,都用一种日常生活中观众不可能有的大特写来加以展现。

  片中也运用特别的机位来制造陌生化效应,从而给观众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因为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以摄像机那样的视角去看物体的,所以当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新奇感。如第三集在拍摄井中取水的时候,就把摄像机置于井内并用绳子提升,从而模仿水桶被从井中提升起来的感觉。另外,片中也使用水下摄影拍摄渔民采捕海鲜、高角度俯拍老黄与老伴磨面、低角度拍摄老黄拉着毛驴碾玉米、仰拍用毛竹碾压面团制作竹升面等有趣、有韵味的场景。

  电视纪实语言的一个重要规则是过程化叙事,《舌尖上的中国》也体现出这方面的叙事特征,如片中对于获取食材、加工食材都有相应的镜头、段落对其过程进行介绍与展示,虽然并不像传统的美食节目那样具体到如何操作、放多少量,但片中把获取、处理食材的基本过程已介绍清楚。第四集在叙述金顺姬第一次跟随妈妈制作泡菜时,就完整地对制作泡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交代,从一开始到地里砍收白菜,到剥皮切开、压泡菜、清洗、涂抹调料、发酵,都有镜头、解说加以展示、介绍;湖南苗家人制作腌鱼,同样也是从到稻田里抓禾花鱼开始,完整地对制作腌鱼的过程进行介绍。这样的叙事方式,使片子的叙述符合美食实际的制作程序,同时也丰富了其表现的内容,使观众在合理的逻辑框架下了解到更多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事物、场景。

  《舌尖上的中国》并非所有环节都是摄制者不介入的“客观记录”,其中有的环节体现出设计、组织拍摄的痕迹。如每一集中,都有获取食材或加工食材的人把他们得到的食材或加工过的食物举到镜头前的场景。这样的环节必然是在拍摄之前就已经策划、设计好的,所以它们在每一集中都有出现,并在形式上显得特别一致。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在叙述金顺姬回家与亲人拥抱的场面时,用了一个长镜头,镜头从金顺姬拉着拉杆箱从远处走来开始,用摇臂从低角度升起,掠过门口的房顶,到达一个高角度,全景俯视庭院,俯拍金顺姬与出来迎接的亲人问候相拥的画面。这样的镜头必然需要拍摄前的构思与拍摄时的组织调度。但不可否认,适当的组织拍摄并没有破坏片子整体上的真实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片子的形式感和艺术性。

  纪录片文本使用的声音语言包括现场音响、同期声、解说与音乐。《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的精美与声音的录制、运用是分不开的。挖掘竹笋的声音、炒菜时锅里发出的声音、切开白菜的声音等,都在片中得到逼真呈现,并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

  除了注重现场音响的拾取之外金博体育,该片的成功与具有地域特色、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期声的拾取与使用也是分不开的。藏族姑娘单珍卓玛、挖藕的两兄弟、做黄馍馍的老头、查干湖的渔把头石宝柱等,他们所说的话都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

  该片解说词的特点是散文化、诗意的表达。这样的解说词风格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有突出体现。在该集中,叙述女人们在水井附近做豆腐时,解说是这样的:“对于风、水、阳光和豆腐之间的微妙关系,姚贵文比任何人都要敏感。这里是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在水井旁,女人们光靠手指的合作,就构建起一条豆腐的流水线。”在描述云南大理乳扇的制作时,解说是这样的:“在远离北方草原的云南大理,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来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场院里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流传下来,生机勃勃。”

  当然,不可否认,《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饮食文化纪录片的成功,有一个关键性的社会基础。现代社会的人们,有不少远离故乡、亲人,在外奔波奋斗,成天忙于各自的工作、生活,但家人团聚、邻里帮忙、风俗节气时的聚会,聚会中的菜肴以及制作场面都在人们的脑海里,这是他们难以抹去的记忆,片中对于这些内容的展现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另外,片中所介绍的一些菜肴,如油焖冬笋、莲藕炖排骨等,观众可能都吃过,但大家并不是十分清楚做这些菜肴的食材到底是怎么生产、怎么处理和加工的,而这部纪录片通过摄像机,把这些食材生产、加工的环境、过程为观众展现了出来。

  对于影视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在媒介发达的今天,大部分选题其实都被不同的媒体报道过,但怎么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做出好的报道与节目,角度、叙述方式的差异与另辟蹊径则是片子成功的关键。与以往其他饮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食材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纪录片,但它的内涵却超出了美食本身,以美食为窗口展示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朱羽君教授在《现代电视纪实》中做过这样的归结:“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题材的人文特征。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就是它的主题,人的真正生活就是它表现的对象,并以此趋向于人类更深层更为永恒的东西。”[2]351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根本原因。

  (本文为北京工商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新闻学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为201044)

  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JEFC新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 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 需把英国人和中国人寒喧问候的话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知道其间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比较中西 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JEFC新教材第一册的LessonⅠ为例,其中学生向老师问候说:“Good mor ning,teacher!”(教师,您早!/ 早上好!)。在英美国家里,从早起到中午都可以说:“Good morning” ,有时告别时也可以用;而在汉语里只能在早起到上午九时左右说“您早”,告别时不能说“您早”。在汉语 中可以把“老师”当作一种称呼,可是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在上此课时, 我们有必 要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老师为Sir或Mr,Mrs××; 在日常交际中,关系比较密切还可以直呼其名。这就 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英美文化的差异的比较。例如:在建议表达上,英国人说“Lets go!”(我们走吧! )美国人说:“ Shall weleave?”(我们可以走了吗?)金博体育,他们认为“Lets go!” 有命令之意,很不礼 貌。因此,我们在讲授第二册 Unit 6 “Shall we go to thepark?”时,就应该让学生注意“Shall we …” 和“Lets …” 作为两种不同建议的表达方法在使用上的区别。JEFC新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到文化差异的日常 交际用语和习惯表达方式,我们都可将它们和文化背景及中英美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这样学生 掌握的就不是“中国式”的英语,面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但在比较中应让学生注意正确对待异国文化,既 要防止对异国文化过高评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 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JEFC新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汇可挖掘,如“ name,old , dog,pork,beef,look out ,breadfast,takeaway food, sports,Christmas”以及表示颜色的词等。对这些具 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 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以“dog ”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中国的“狗”与英美国家的 “狗”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 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 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 ”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又如:breakfast的词汇意义是“早餐”, 但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产生不同的联想。对西方人来说其内涵是牛奶、咖啡、面包;而对许多中国人 来说都意味着稀饭金博体育、馒头、油条之类。此外,breakfast本身是由“break ”和“ fast”构成的。在英语中“ break ”是“打破”的意思,“fast”是“禁食”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打破禁食”的第一餐称之为“早餐 ”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我们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 ,使学生达到真正的掌握英语的目的。

  初到潮汕,在读者的推荐下我们入住了位于潮州、汕头、揭阳三市“金三角”地带的桑浦山脉北侧――潮安东山湖风景区。虽然到市区路程不近,可这里让我们有了春意盎然之感。几年前,外商在风景区以温矿泉为主题,打造了集参观游览、休闲度假、风情美食、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建于湖畔之上,客房以五种色彩区分楼层,有十二种不同的套房风格:日式套房、温泉套房、景观套房等,每间都有不同的居停感受。夜幕降临的时候,园内星湖石灯的夜景十分让人着迷。我们入住的温泉套房,可享受私人的泡汤时光,并且房间的设计极具时尚感。清晨推开窗,新鲜的空气使人身心愉悦。

  既然是温泉酒店,定要感受下千百年历史的泉水浸润。温泉度假村坐落在龙头山下,依山就势,被桑浦山脉层层环绕,远离烦嚣,与鸟语为邻,这是我一直追随的泡汤首要条件。温泉山是潮安东山湖温泉度假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五层楼高的人工山地,形成了国内首创的洞天式空中温泉,远看像一只舞动的醒狮。在温泉山内,汇集了所有的室外温泉区,包括家庭泉区、至尊泉区、太极热带、神农泉、春夏秋冬泉区等20几个泉区。从客房的环境到温泉的舒适体验,都给我们的潮汕之行开启了畅快之门。

  潮汕美食是由卤味、鱼饭、蚝烙、品小食、益母草汤、生腌海产品、白粥和杂咸、牛肉丸和牛肉火锅等众多具体的潮式风味食物组成的。国内外很多有名的美食家都先后到过潮汕寻味,曾有一位美食家跟我讲到潮汕美食的特征――美味、文化、健康和价值。这几点特征要真正品味之后才会有深切的感受。这次我们跟着当地的美食家,一同品尝潮汕味道。因潮汕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此介绍几种代表性美食供大家了解。

  潮汕人概念中的,是祭祀时的贡品,而后才演变成为各式各样的潮汕小吃。“”是由粮食、粉类制成的,根据不同的季节、祭拜不同的神明做出不同的品,比如元宵要做鼠曲、菜头、甜,清明节要做朴子和鸟饼……有些品需要使用印模压出花纹和形,有些要手工捏出造型,即使这些你学会了,能做出漂亮的各种品,还要注意别被人说成是“会做雅”,因为潜台词是只做表面文章或作秀。我曾听说过潮汕的俗语“甜好食粞难舂”,意思是指制作甜的过程漫长细致。

  大米以外的杂粮也常用来做,比如用番薯和面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的“番薯饱”,用番薯淀粉做成的粉和水晶球,因为潮州的传统农业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但也会种番薯、小麦等作物。

  潮汕小吃,潮汕话的实际发音为“潮汕小食”。在潮汕范围内,各县甚至各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像潮阳的鲎(音同“后果”)、普宁的薯粉豆干和澄海的猪头粽,都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吃。潮汕小吃的名声显著,完全可以用“香飘四方”来形容。从1988年至今已举办了十六届美食节。近几年的美食节人均消费在9到12元之间,大大小小的新老字号都会齐齐亮相,一些星级酒店在此时也会放下架子,挑选一些小吃类的食物到美食广场摆摊设点。

  据美食家们介绍,美食节展出的小吃品种达到300多款,除了常见的传统小吃,还有烤蚝和五香猪手等新式小食。

  在汕头市区,有两家店专卖潮汕小吃――飘香小食店和榕香蚝烙店。前者在小公园附近国平路的林氏旧祠堂内经营,将多种潮汕名小吃汇集在一起,给消费者多样性的选择,同时还配套经营如肉丸汤、鱼丸汤、肉片汤之类的汤类食物。我们点了虾米笋、菜头、水晶球和蚝烙之类的小吃,再叫上一碗鱼丸汤,吃完之后发觉肚子很饱,完全无需再吃正餐了,对于这种情形,美食家们称之为“小吃的正餐化”。而榕香蚝烙店也将这种正餐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是他们经营更多的小吃品种,像蚝烙、鲎、荷兰薯、甜番薯芋、炸豆干等汕头市面上常见的小吃,让人选择余地更多;其次还经营更多品种的潮菜小炒,如卤水鹅肝、猪肚咸菜汤、煮杂鱼仔等,但是价格不是很实惠。

  最让我的胃不能驻足的是汕头的“牛肉火锅”,它足以体现出潮菜强调本味和精细的饮食理念。将牛肉细分为脖仁、肥胼、吊龙伴、匙仁、胸口、五花趾等部位出售,是汕头牛肉火锅的一大特色。比如:被称为脖仁或牛峰的牛颈肉,其大理石般的油花和肥美的滋味完全可以与进口AAA级甚至Prime顶级牛肉相媲美,还有“胸口”的前胸脂肪,切成薄片后看上去很像黄油块,放入锅中任煮多久都不起变化,入口时酥脆无渣、满口留香。另外,潮汕美食在牛肉的利用上很特别,牛腿肉部位因为较韧并不适合入火锅,却是用来打制潮汕牛肉丸的最佳材料。

  如今的潮汕火锅,沙茶酱作为作料,锅中只加入牛骨清汤和几块白萝卜,肉涮熟了,食客便可自己选择何种作料。除了沙茶酱,还有本地出产的咸味红辣椒酱和普宁豆酱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关于“说”的要求(五级,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并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进行表达。”如何巧妙创设语言交际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像在生活中真实地使用语言一样,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呢?下面笔者就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 2 Cooking is fun! Section B为案例进行剖析。

  Unit 7 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国际美食节”的话题展开。本课所要教授的Section B糅合了许多教学要点,如果要在一节课内把这个部分上完,显然容量太大。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内容以及保证课堂的连贯性,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选择第一课时作为上课的内容,并把重点放在口语训练、句型操练和介绍饮食习惯上。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与同学交流。经过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在课前已会认读本课词汇,但对本课重点句型Would you mind if ...?尚感陌生。

  面对学生掌握英语程度不一的情况,本人结合情境教学法和支架式教学策略,致力于创设多样的语言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

  设计意图:模仿央视节目“天天饮食”导入,情景再现炒饭环节,不但能引起学生兴趣,而且通过复述达到复习顺序副词和描述步骤的目的。

  电视上的节目出现在课堂上,教师本人成了厨师,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有趣,成功达到上课伊始便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2)任务二:学生自制三明治,并到台前展示制作三明治的过程,解说制作三明治步骤。

  设计意图:借助预先拍摄的图片,再现制作三明治的过程。动手操作又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把“天天饮食”节目中厨师和解说员的角色,帮助学生巩固制作三明治的步骤和知识。

  (1)优点:采用预先拍摄的图片,把书本知识通过视觉更加直观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模式。

  (2)改进之处:课后有听课老师建议,如果这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来描述的话,会使更大面积的学生得到巩固,毕竟制作三明治过程的描述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教师根据PPT上设置的场景,为学生做Would you mind if…?的对话示范,学生根据场景操练对话。

  设计意图:这个句型为请求、允许的句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仍存在难度,这是这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本人设置了四个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相关场景。

  (1)优点:巧妙设计四个生活情境,既跟句型相关,又贴近生活。学生在学习句型的同时既能运用英语思维,又能明白该句型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应答等。

  (2)改进之处:这个时候,学生仍然处于模仿阶段,而不是生成阶段。操练时间不够长,会导致有些同学对造句技能掌握不熟练。如果备课时能在幻灯片上显示出关键词组,就可以解决操练和展示时暴露的问题。

  教师展现美食之旅地图,由学生选择国家,PPT相应的动态展示该国的饮食风俗。教师根据饮食习惯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听到、看到的信息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介绍外国的饮食文化,使学生了解异国的饮食习惯,引起学生对学习外国文化的兴趣。

  (1)优点:该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材观,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重组后,整体上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此外,所设计的由名人介绍该国的饮食习惯的环节,可以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

  (2)改进之处:在时间的安排上略显仓促,留给学生接受信息的时间较短。如果让学生在听完、看完介绍后,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后回答,课堂效果可能会更佳。